拼多多推广平台近期新增十项关键数据指标,这些指标为商家提供了更精准的评估工具和优化依据。本文将为您深入解析这十项指标的含义、应用场景及基于数据的优化策略,帮助您提升推广效果。
拼多多新增的十项数据指标主要集中在结算数据和退单数据两个维度,让我们逐一解析:
结算数据维度
1.结算金额:计算公式为“总交易额-退款交易额”,这与商家的实得收入口径非常接近。对于存在部分退款的订单,结算金额仅剔除对应的退款金额。
2.结算笔数:计算公式为“成交笔数-退单笔数”。若订单存在部分退款,该笔订单不会计入退单笔数。
3.交易额结算率:这一指标反映了实际结算金额占总交易额的比例,帮助商家了解因退款等因素导致的收入损失情况。
4.订单结算率:体现实际结算订单数占总成交订单数的比例,衡量订单完成的健康度。
5.结算订单成本:即“成交花费/结算笔数”,表示每成交一笔结算订单的平均花费。
6.结算投产比:这是基于结算金额计算的投入产出比,更真实地反映推广的实际回报情况。
退单数据维度
1.退单率:指推广的退单笔数占推广的全部成交笔数的比例。退单指的是成交订单中从下单日起未来30日内产生的退单。
2.退款率:商家推广的退款金额占推广的全部成交金额的比例。
3.退单豁免率:豁免退单笔数占全部退单笔数的比例,让商家直观感受平台的减免力度。
4.退款豁免率:豁免退款金额占全部退款金额的比例。
豁免包括四种类型:开启净成交系统直接计费减免;开启净成交系统红包返还;普通红包返还;申诉红包返还。
新增数据指标大幅提升了推广的可见性,特别是退款相关数据的透明化让商家能够精准定位问题。
1. 识别高价值产品与渠道
基于新数据指标,商家需要重新评估产品组合和推广策略。对于那些退款率较低、结算金额较高的产品或推广方式,可以加大投入;而那些虽然成交笔数多但结算笔数少(即退款率高)的产品或渠道则可能需要调整或淘汰。
实例:商家可能会发现,虽然某个低价产品带来了大量订单,但高退款率使其实际结算金额很低,反而浪费了推广费用;而某个中高价产品虽然订单量较少,但低退款率使其实际结算金额更高,推广效率更好。
2. 精准监控推广健康状况
新增的“退单率”和“退款率”指标帮助商家实时监控推广活动的健康状况,而“退单豁免率”和“退款豁免率”则可以让商家清晰了解平台的减免力度。
这些数据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评估体系,使商家能够区分问题来源,基于这些洞察,商家可以有针对性地优化推广环节,而不是盲目调整。
3. 优化出价策略与推广占比
除了新指标外,商家在推广过程中还应关注一些传统但重要的数据:
•推广曝光占比:一般不会显示在常规页面,而是位于推广报表中的“推广占比”选项。25%的推广曝光占比可以作为衡量推广是否具备权重的指标,达到35%则比较优秀。如果超过50%,极有可能是由于商品讲解视频的影响。
•发货前退款率:这通常是因为平台判定出价不足,会在前期匹配大量的泛流量促使订单生成。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尝试提高推广出价;如果效果仍不理想,就考虑更换链接。
•出价策略:在推广初期,需要探索合适的出价方式。可以按照平均毛利和平均投产的0.7倍、1倍、1.2倍进行尝试。起始阶段通常先按照平均毛利或投产比的1倍出价,根据效果调整。
退款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结算金额和推广ROI,以下是一些降低退款率的有效方法:
1.宝贝描述必须标准:做好与产品相关的描述,不能夸大其词,主图要有放大功能和细节图。
2.积极主动沟通:出现问题及时和客户联系沟通,满足客户的合理需求,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避免客户申请平台介入。
3.严控商品品质:加强质量质检,拒绝质量问题。若买家收到的货物和预期的相差太大,势必会增加店铺的退款率。
4.消除客户误会:及时向客户了解具体情况,并对误会做出说明,保持良好的沟通,避免客户因误会而投诉。
拼多多新增的十项数据指标为商家提供了更精细化的运营工具,特别是在结算和退款维度提供了更深入的洞察。
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些指标,商家可以更加精准地评估推广效果,优化产品组合和推广策略,最终提高整体推广效率和收益。
关键在于:将关注点从传统的“成交数据”转向“结算数据”,因为只有实际结算的订单才是真正的收入来源。
基于数据驱动的决策,让每一分推广花费都产生最大价值,这是在电商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保持优势的关键。
跨境运营卡难题?「甩手跨境工具箱」标签合成、图生视频、财务统计一键搞定,0 经验也能省心当甩手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