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商标权被阿里搞定,京东仿佛吃了一记闷棍,幽怨反击无效,最后无奈改表达,这属于战略层面与意识层面的事,一个语言符号足以定义一个市场。


  战术上,阿里双十一也不会放过对京东的打击。据我观察,阿里这次除了突出品牌、平台及整体生态等优势外,会冲着京东核心堡垒冲刺。


  有项业务,如果京东再被挑落,它可能要跳起来。那就是智能手机业务。你知道京东传统优势在大家电,后来扩到3C全品类及更多生活门类。几年来,智能手机一直是重中之重。


  什么叫“京东再被挑落”?说起来可能是它的痛吧。今年618,阿里天猫手机出货高达100多万部,京东是30万—40万部。等于说,天猫手机一日出货等于京东3倍左右。这数据,几乎等于当天全国所有渠道手机出货的一半以上。


  618是京东店庆日,也是它发起的电商促销节日,等于它的主场,智能机等于它最得意的球员。被天猫给撂倒了,按比分说,都3:1了。


  别忘了,那时京东已挂牌纳市,信心爆棚。IPO后自己的营销舞台被对手撂倒,痛肯定在心里。不知是否受此影响,反正我记得,618当天京东股价明显下跌。


  当然,你会说,这不过短痛嘛,京东不在乎。毕竟它的盘子还是不小。艾瑞前几天的数据还说,Q3,京东手机出货依然最大,优势明显。


  形式上,天猫618撂倒京东手机业务,确实像是一次突袭。但是,它背后为此扎的马步可不是临时起意,而是一种结构性的、战略性的。你知道春天里天猫发布过“五化战略”,即品牌时尚化、行业垂直化、会员价值化、无线个性化、服务分层化。这其实是天猫战略变革。它标志着,阿里电商平台从粗放经营过渡到精细运营,从规模增长过渡到内生性成长阶段,从而大大吸引了海内外重磅品牌落户。


  618一战,已经让天猫平台深入手机品牌厂家人心,不管是中华酷联、还是小米、三星,出货都很明显。你知道,当时,苹果的态度也是那么暧昧。


  还有两个小例子说明天猫的力量:当时几乎无人知晓的富士康旗下新品牌富可视,竟然竟然窜入当日前五前六;锤子手机一直想参与天猫618,只是那时天猫觉得它没真正准备好,担心消费体验,没有谈成。后来锤子的波折也证明了这一点。


  那么话说回来,双十一,天猫能将京东的短痛变成长痛,一举奠定中国手机出货电商平台新格局吗?


  反正我是对京东充满担忧。一是来自天猫的储备,二是来自京东自身短期无法解决的症结。


  先说说天猫的准备。618大战之后,几乎所有知名的手机厂家已重估天猫平台价值,开始不断尝试在上面做新品首发、独家定制、以及C2B生产,并且延续到这个双十一前夕。


  不单是中华酷联们,也有苹果三星们。你看到了,库克等人频频会晤马云,年初苹果旗舰店年初落户天猫,618还算暧昧,而在苹果6首发时,就已经果断亮出态度,将苹果6系列首发也放在天猫。考虑到iphone6、plus对于苹果未来一年的重要性,库克与马云之间恐怕还会有更多话说。


  透露一个消息。前天我在泰国曼谷,采访了华为消费者事业部BG副总裁徐钦松。他透露,华为正在冲刺“双十一”,目标是100多万部出货,比以前会更侧重天猫等电商平台。


  阿里内部人士也透露,天猫平台不会只是卖手机这么简单,而是着眼生态,做一种运营商角色:天猫不仅与手机品牌商合作,还与三大运营商、许多虚拟运营商(阿里自身也是虚拟运营商)、手机服务企业、开发者等链条通力合作,并整合阿里旗下所有平台,服务于整个生态。这也是阿里一直以来的优势,就是要发挥更大的开放平台价值。


  “整个双十一,实际上也是检验阿里过去一年整个平台创新的窗口,每个领域,都会协同,尤其是智能手机这种非常关键的品类,自然会整合更多资源,期望通过双十一,让这个行业发生一种聚变。”该人士说,这会波及智能手机行业的设计、生产制造、应用开发、售后、渠道体系。


  他透露,目前,许多手机品牌不但进一步意识到电商渠道的价值,天猫本身也在借助扶持硬件类企业,将自身变成一个“运营商”。


  事实上,还包括电信运营商的大力支持。三大运营商的竞争日益激烈,并开始冲刺4G网络服务。在大幅缩减终端补贴后,它们开始更加倚重平台化企业,将成本无法摊薄的部分,以及服务质量薄弱的部分让渡给天猫等平台。


  透露一下,这个双十一,三大运营商都会加大和天猫的合作,其中坊间盛传的中国移动和阿里巴巴的合作,并非空穴来风。


  上述人士透露,距离双十一还是10天,天猫平台手机预订量每天都大幅上升,甚至包括引发争议的锤子手机。


  结合阿里平台动员的资源,我强烈预感到,这个双十一,不会像过去几次,当然也包括618这类大促,只是短期的效应,而是会将阿里过去一年的积累,沉淀成常态化服务,从而让平台效应具有持续性。


  这也是我对京东担心的第一个方面,甚至已经超越了手机业务。而另一方面,我的担忧来自京东本身。


  坦率地讲,过去一季,京东手机出货依然不错。艾瑞给出了53%的市占率(线上),说是领先很多。这种优势局面,确实有京东自身此前几年积淀的优势,尤其是它的自营+开放平台效应也在释放。


  但我认为,京东的领先优势,并非完全是自身能力所致,而是行业热度促成。调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前几天的报告显示,全球整体智能手机出货量仍在显著增长,Q3达3.2亿部,同比增长26.7%.这一季,中国小米甚至已跃升到全球第三位,仅次于苹果、三星。


  也许会有人说,那天猫618超越京东后,为什么没有持续?当然,这里面有产业链的协调,平台效应持续释放过程。天猫平台,也包括国内其他平台,如国美在线、苏宁易购等,手机出货也是明显增长。由于许多厂家与渠道的合作侧重一个长周期,要转移更多也充满风险,它们大都通过618、双十一等黄金销售期平衡出货。


  随着出货大增,许多厂家借助Q4调高了目标,双十一到年末都将作为关键的冲刺周期。何况许多厂家都是上市公司,它们还有财报资本主义的压力呢,股价也得靠这个来拉拉。


  这种局面对于京东来说,反而并非利好。因为很多手机厂家的毛利率在大幅下降。这迫使它们拓展更多创新的平台。


  在我看来,这甚至是京东的一种风险征兆。背后与它的商业模式有关。京东一直强调自营万能,但是,自采模式与手机厂家,也就是与客户争利,在产品还没有真正到达消费者手中前,厂家就被京东削了一层利。在这个毛利泥潭周期,手机厂家们已经无法容忍,它们对京东心存谨慎。


  这也是我更看好天猫平台的理由。它是开放平台模式,商品与销售分开,最大限度地维持了客户的利润。而且,从整资源来源,天猫能整合阿里系几乎所有服务模块,并且打通整个产业链,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客户的产业合作、商务商务等许多隐性成本。


  所以,你能看出,天猫与京东的开放度是有明显差异的。京东讲究控制,最大限度维护着它自己的毛利,而天猫则是开放之路,通过服务收费。这种格局将决定着两种生态的健康指数:京东在达到一个规模门槛后,再往前走,就很容易与客户发生矛盾,而天猫作为崛起者,反而将受益于集团多年的定位与整个产业趋势。


  如果说,618年中大促,天猫挑落京东,京东的痛还只是一种暂时的,这个双十一,天猫对它的手机等产品线的冲击,将带有颠覆的力量,因为这一次不是简单地促销,而是一次模式、生态的角逐,它的效应将远远持续到双十一之后,成为竞争的常态。


  如果京东智能手机业务双十一再度被天猫翻盘、撂倒,我认为,一个新的市场格局将得以确立。


  资本市场对此看得应该很清楚。过去一个多月,京东股价从33.1跌去近30%.这里面,应该有京东IPO后套现原因,但我认为,这不是根本理由。最大风险征兆还是在于京东的商业模式,一个开放的时代,纯粹自营不可持续,也不可能真正实现。实际上京东早就开始做开放平台,但是态度上充满犹豫,仿佛这只是一种佐料。刘强东本人前段时间批评阿里时,甚至否定了开放平台的长远价值。


  我认为,刘强东的这种言论,对于京东股价来说,制造了一种不确定性。因为,整个产业越来越倾向开放。一直过度讲究控制年代过去了,京东的规模到了一个边界,它必须强化开放平台之路。


  这意味着,京东过往多年的商业模式将遭遇考验。我自己的判断是,如果它不打开视野,仍固守自营才是核心,京东股价承压将更大。相对于这一长远风险,双十一里,京东手机业务即便再被天猫撂倒,短痛变成长痛,我觉得都反而是个小事情了。